2016年11月9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山行——王界山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简朴隆重,嘉宾致辞精炼,省却惯有的剪彩仪式,整个过程简短而热烈。随后,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山行——王界山画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高朋满座、群贤毕至,50余位专家、学者对王界山近年来的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度研讨,均表示王界山是一位实力干将,长期的对景写生练就了他超乎常人的绘画水平,特别是他的焦墨,取之先人又超乎先人,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焦而不燥、浓而不滞、变化多端且灵性毕现,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毋庸置疑,他已成为21世纪焦墨山水画当之无愧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
研讨会实录
尚辉:(中国美协理事、《美术》杂志主编)担任主持
王界山是一位军旅画家,早年创作了很多反映部队生活主题性的绘画,后来,着重创作水墨山水,再晚些则主要从事焦墨山水画创作。身为军旅画家,他对国家有一种自觉的担当精神,画长城特别多。在他很多山水画里面,长城的形象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特别是他画焦墨山水的时候,画得特别苍茫,特别厚重。这样的苍茫和厚重并不仅仅是笔墨语言,而是来自他的军旅情怀。所以我觉得军旅画家并不完全局限在军事题材里,很多具有文化寓意的笔墨语言同样也能体现军人情感。
界山兄长期在真山真水中写生。他写生的这些山并不高大、奇秀,也没有林烟,但是恰恰是这样一种山,为界山兄的山水画提供了独特的对象,也提供了独特的表现方法。他画的水墨山水,源于黄宾虹和李可染先生的积墨,但是里面也有很严谨、重黑白以及泼墨的语言,这对于他转向焦墨山水有很大的影响。
王界山最有个人面貌的还是他的焦墨山水,从张仃先生以来,关于焦墨山水的探索受到更多画界和学界的关注。当然,黄宾虹画作中也有很多焦墨的成分。
我们今天看到王界山的焦墨山水,还是有很多的变化。比如说他把笔竖起来,用中锋用笔,焦笔破墨,大家可以看到用中锋后,偏锋皴擦的灰度没有了,完全是用墨的枯焦,产生虚淡的处理。王界山焦墨山水里特别可贵的是减少大面积浓重焦墨的运用,使山水处在灰度焦墨应用中去,这种灰度完全是靠用笔的方法来处理,同时也减少轮廓勾线。他的焦墨里,对山型轮廓勾线减少到最低度,用中锋焦墨画山石的质感转换山石空间的厚度,这里面用了很多自己的方法。
毫无疑问,这些方法和王界山长期蹲在山里,对景写生是有很大关系的。他以研究客观对象为主,通过研究客观对象,把传统笔墨和他想运用的笔墨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这两个重要特征就形成了在当今画坛上自成面目的界山山水,展览的名称叫“山行”,很贴切。刚才界山在最后开幕式上很谦卑地说,他永远是行者,永远是探索者。学无止境,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前行。界山这么低调,我相信这和他长期研究山、表现山的精神境界是息息相关的。
孙克(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
多年来,界山不负众望,不断攀越,很努力。他沉得下心,近几年来更能在寂寞之道里做事情,今天的画展是这几年成绩的一个汇报。在军艺同学中,他同班同学,像孔紫、李翔、王界山、任惠中等都很有成就。**军艺术学院是一个成才率非常高的一个院校,虽然每个班的同学不是很多,老师们也不是很多,但是在国画方面给我们不断地输送人才,贡献很大。
这十年来,我看了不少王界山的作品,每张画都是踏踏实实的。他坐在那里写生时心境是沉下去的,画出了自己的样式和风格,这一点很不容易。关于焦墨创作,王界山和张仃先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虔诚学习张仃先生的基础上,界山在继承中有了发展和突破,实现了自我的个性的表现。王界山勤奋努力、埋头苦干,定会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王界山的画里突出了“江山”的概念。比如他的画里有两种意象反复出现,一个是“大山”,一个是“长城”。这两种东西变成了一种符号,背后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符号意义之外,还贯穿着一种军人的情怀,寄寓着一个家国的概念。
他的画里往往是独立的山,一个突兀的山头,都有一个主峰立起来,他的主线都是从下往上看,能够呈现出一种崇高感,不像古代文人那样悠游于山水,这就是一个军人的情怀。他的构图从下往上看都是扑面而来,带着一种屏障。想到屏障山水我们自然会想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也是那样一种构图方式。
在王界山画里,在本体性语言讨论和思考里技法不是第一位,即使他把焦墨概念提出来,一直作为很重要的概念,作为学术立足点,从焦墨里面透露人文的气息要浓得多。为什么选择焦墨?我个人感觉是因为内在的心理需求和向往,特别是王界山也有诗的东西,但是,是不是焦的东西更符合他内心的想法?如果把焦渴的个人心理因素,带进创作来产生联系和解释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另外一番体悟。他的团块感很强,有一种凝聚、聚合的东西,没有散乱的东西,也没有轻描淡写的东西,因为焦墨很自然的排除了另外一类话语方式。这种凝聚、焦渴、干裂,当然也会很自然和战士身份,和他特殊的职业生涯产生联系,也跟他个人特殊的职业身份的原因产生的气质发生联系。
我们谈语言的时候,不能忽略气质问题,尤其是个体气质,能不能在特定的语言中散发出来,这是王界山焦墨山水带给我们很深的启示。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我对王界山的水墨很感兴趣。像他这样画水墨画的在山水画创作中并不多见,感觉吸收了花鸟画的东西,比如画荷叶之类的,大块的东西,用到山水上来,这比较新鲜。我不说界山是首创,我宁可说他是吸取,强调山水画中的水墨成分,水墨因素,更好体现山水中的水气、云气,用水墨把它晕染出来,而且晕染不是工笔,是大笔水墨。这一点应该留住。
如果说先贤们的画是书体,更多地概括简练地提炼一些东西,界山的东西更属于立体,让我想到版画中的铜版画。还有几幅画,是不是纯焦墨我都怀疑,一般画焦墨是黑白两色,对比很强烈,灰是很难出来,但是他有几幅画灰画得太好了,我发现这种灰不是焦墨的灰,不是擦出来的灰,好像是用淡墨的笔做焦了以后,干笔淡墨,好像是那种感觉,他把黑、白、灰融合得很好,特别是灰的部分处理得更好,这是一个成就。
过去说焦墨容易画燥了,这是画焦墨这些年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界山这个问题处理的比较好,大概是与他的结构素描,使之物象立体有关系,画面又扎实又丰厚,在苍和润方面处理比较好,尤其是润。我特别注意有一些地方比较浓重焦墨的部分,用得比较巧妙。大笔浓重焦墨的地方,有意识在旁边流出灰白的地方,透气的地方,这一点是处理比较好的,别具匠心。
丁杰(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
王界山的画展既有气势磅礴的浩然大气,也有耐人细看的案头小品,能让人充分感受到他在水墨创作,尤其是焦墨语言运用把握上的深厚功力,并深深体验到中国山水画所独有的东方审美意境。在此,向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今天我们谈艺术创作时强调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并倡导广大美术家深入到自然中去、到生活中,用“走进去”的觉悟,“融进去”的情怀和“沉下来”的恒心进行创作,就是希望美术家们通过对真山真水的长久观察,从而提炼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体悟,这样的艺术在情感上是质朴而丰厚的。“外师造化”就是写真实之镜,“中得心源”就是绘心中意境,画家在客观物象与艺术意象之间架起了一座经过思想熔铸的桥梁,从而达到“气韵生动”的最高追求。王界山先生的作品,就是这样在长期的写生中所锤炼出来的。
自然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当今画界浮躁风气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画家缺乏潜心修炼的毅力,而写生就是克服浮躁风气非常好的方法。画家在写生中接轨大自然,与群众接触有了真切的生活感受,既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也丰富了作品的面貌,这种在源泉中汲取营养而创作的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王界山先生用他的经历和作品,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绘画的不二准则,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除了注重写生之外,王界山焦墨艺术的形成,还有赖于他坚持用理论充实自己,多年来,王界山先生在解**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并研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理论书籍,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涵养,大大开阔了艺术视野,也升华了他的创作思想,因此他能在写生中更深刻地体悟到中国传统画论的思想精髓。荆浩的“搜妙创真”,黄公望的“深厚苍茫”,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美学命题,以及近现代的黄宾虹、傅抱石等焦墨大家的作品及其创作思想也无不深深影响着他,这些都成为王界山艺术道路上的层层积淀。
在历代画论中提升修养,长期写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在写生中进行再创造,就是出新。王界山先生的焦墨艺术既有大山大川的雄浑壮阔,气概非凡,而站在他的作品前,又能体验到一种平和静穆,得以片刻安静,远离浮躁,有纯正的艺术品质,这是王界山先生的艺术境界。祝愿他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徐虹(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王界山的山水具有象征意义。在他的作品里面,丰厚、苍茫已经体现出了作品中的历史感,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写生中,人和自然的对话中同样可以注入厚重感和文化意识,他的整体意境使人感觉到既好像有西方的透视、结构、空间要素,似乎又没有,因为他的作品让你感觉到有一种浓浓的情味以及中国的人文语境和诗意,有历史的气氛,这是他作品给人的感觉。
如果只是写生素描,会更多地根据对象对当下感受提炼形式,如果是用中国的水墨进去,用这样的文化结构和文化意味时,画面就不是这样处理,看他的作品,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每一笔,无论每一个草,还是每一块石头都是用笔墨画的,笔墨画的特点是不会让线条和层次匆匆的,不是流于飞快的、飘浮的时间感过程,而是非常认真,带有一种情感,每一笔作为中锋用笔扎扎实实,用自己的笔把每个东西注入情感和色彩,让你看着非常生动,有生命感觉,这就是中国笔墨在写生中发挥了自己特有的作用,好看就好看在这里。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界山先生的山水画,看了以后很有感受,谈两点:
第一,山水上给出的一种军旅的情怀和意识,这一点大家都能感受到。他自己写的书、写的文章,跟他的画是非常贴合的。这样的情怀和家国天下、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以及中国自有的传统有连接,虽然身份是军人,是现代的,但是情怀和古代中国文人传统、文化传统是连接的,这一点很清楚表现在他的几个题材上。比如说长城、太行、以及文章上专门写了《崮文化之我见》。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这个地方的传统理念,对山的赞美和应用是非常突出的,他是山东人,他把古代文化当中的特点和他自己的情怀、现有的军人情怀连接上,后面还有加入真正的军旅符号。
由于身份的不一样,他画画时有一种系恋,心总是系恋在中国的疆土、家国、天下,这样的情怀,是山水画家应该有的一种大情怀。所以他能画大画,能用大笔画很巍峨的山和长城,是建构在中国传统与现代意识之间的趋向,这个趋向表现的很明显,也是最为成功的要素。
第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他的焦墨山水。我细致地看了每一幅焦墨山水画,从基本表面形态来看,采用了现代写生的做法。看过去还是跟西画写生有着直接关系的构图形式,但是这里表现出来的,用的是中国的笔墨,写出来的是焦墨的质感,山画得很丰厚,很密实,黑白关系的处理,气氛和结构的把握表现的很突出,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他把光斑的感觉在焦墨中也有呈现,不光是黑、白、灰的关系,这可能是新的探索、新的呈现。我觉得探索的过程和呈现的状态是非常可贵的。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这是我第一次大规模看王界山先生的画展。他写生的部分非常精彩,非常生动、自然,甚至有些超过直接创作的部分,显得更加有生命力。创作部分对笔法、墨法的研究,对传统笔墨的研究以及对焦墨山水的研究都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但有时反而没有对景写生直接真切的感受。对景写生是中国未来山水画很重要的方向。
王界山肩负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焦墨山水不同于张仃先生的焦墨。风格只是一种样式和面貌,一个艺术家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恰恰是精神的追求,王界山作品里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对精神逸韵的追求,可能是他进一步可喜的探索。写生的部分我觉得要坚持,在这里可以探索出一套新的路子。
郭兴华(解**《美术书法》杂志执行主编):
王界山把绘画作为了一种个人信仰,就像每次进山朝圣一样。王界山经常组织清华美院、北大艺术学院以及空*写生团外出写生。他始终带着激情,在山水创作中融进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笔墨,无论水墨还是焦墨,都浸透了生命美学的概念,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里,尤其是对中国书法和绘画带有强烈生命美学的意义。比如说笔墨形态,墨没有死墨,要活,要有深层次,笔墨的形态,无论是积墨也好,线条也好,还是皴、擦、点、染,总之体现了一种生命体征,带有鲜活的气息。王界山无论是水墨作品、人物作品、山水作品都可以体现出鲜活的内容,尤其是焦墨山水,在画中有勃勃的生机,建立了自己的艺术体系,挑战了高难度的焦墨现场创作并取得成功。
“搜尽奇峰打草稿”,王界山足涉国内外的诸多地方,胸纳千山万水,笔写大化之境。最后,我祝愿他取得更高的成就!
许向群(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解**出版社副总编辑):
界山的展览取名叫“山行”,主题非常突出,有诗意,既是王界山艺术行旅的记录,也显示出他创造的主题。概括出王界山这些年来具有个人特征的山水画艺术。
看了界山的画展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优良的综合素质和深厚的生活底蕴使他的作品具有相应的学术高度。他注重理论方面梳理和研究,所以创作站位比较高,思考比较深。并用思考指导艺术到创造中去,使他的艺术创作达到相应的高度。应该说这一批写生作品是当代山水画现代形态的山水画,这种山水画既继承古代山水诗意的表达方式,又注重充沛情感的投入和当下的感受,同时在光影、空间、层次处理上面突破传统的山水形式,具有鲜活的生动性和积极的创新性。
第二,在融贯古今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现代焦墨山水的新样式。焦墨山水是王界山近年来主攻的方向,焦墨山水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的极简艺术。界山在自己的艺术路程中,选择由繁及简,由宽及窄,由润及枯的自我挑战,这是一条对自我要求极高的道路,他走向了成功。
大家刚才谈到焦墨山水中黄宾虹、张仃的艺术成就,界山向他们学习更多的是观察方法以及艺术表现上如何转换给他的启示,他还是用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感触画画。
第三,真诚坦荡的为人为艺,使他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精神高度。界山这几年做了很多公益事业,比如说长期为兵服务,送文化送美术到基层,资助贫困儿童入学等很多艺术活动,艺术家深入到具体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是对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丰富自己的情感,密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民的关系。这方面的投入,使他的作品具有生活的温度和艺术高度,其实都有深层次的影响。
邵璞(著名诗人、画家):
王界山笔墨上的创新非常需要重视和研究:
水墨,是在水墨中积枯
焦墨,是在焦墨中积润!
是界山山水探索里的成就,形成了他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振撼!这使他水墨山水创作里,呈现了自然的风骨。使自然阳刚之美得以特别深入的呈现。
焦墨,如果局限于焦,就错了。在中国画创作里,只有诗意、诗境,其实没有独立的"焦"与不焦。换言之:焦只是相比较的一种抽象定义,水墨呈现的物象深度、亮度、华滋度、和谐度、对立统一度,焦墨必须逐一完成。
界山采焦中的灰,提炼焦中的隽永,捕捉焦中的鲜亮。就象眼睛,初识是黑,久识是深,再识是神,真识是窗户,黑里有千变万化,黑里有万紫千红!这可以说是焦墨的本质,同样是中国画的本质!
焦不是目的,焦不是艺术,焦不可求,焦不是焦!焦不是墨!焦与水是完全相同的元素,如血与血型一样,你可以是A、B、O、AB型,本质必须是血液,你也跳不出这四种类型。
王界山深化了焦墨在中国画里的对立统一。
张仃先生,解决了焦墨里的素描问题,状物问题。
界山推进到:诗意
反:
批判创作中的对立面:山水是死山水、灰山水、肥胖山水、神经山水、病态山水、迷乱山水、臆造山水。
正:
历史上脍灸人口的山水现象:浅降山水、青绿山水、八大空灵山水、写实山水、诗意山水。王界山的山水可以称为“边塞山水”!
用粉诗的边塞诗两诗对比来说明王界山作品
情中有冰与火
情中有战士
冷骏,朴素美让人感动!震撼!沉响!
诗意眼中,没有色彩,绚玄
把现实需求,和历史价值统一在王界山创作的是诗意,诗人情怀,文化底藴,哲学思考。
诗意是什么?
诗意的核心是情怀,王界山深情满怀,深情一路,深情真切。
诗意,反映真的感受,反映了真实的面貌,反映了真实现实的本质,反映真实的手段是超出常人的表达。(否则,诗人就是一切了,就没有书画中的诗意之说)~
什么不是诗意:?
让人看到产生不出联想。象就是象。
让人看后,带不出情感的涌动。
让人看后,只能学到技巧的高度,只能获得物象本身的认识。
王界山的诗意是什么?
“边塞诗”诗意的延续和发展!是豪情之诗意!阳刚之气象!不是小爱情!
选择焦墨山水探索,是界山对风骨追寻的反映!
大道至简!
界山一直生活在平民中间,生活在自然的回响与孕育中间。
界山的作品,强烈、细腻、深沉地涌动着边塞情!
这种情:充满了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对祖国的赤诚之爱!
这种情:没有一点矫情,学院情,职业情,自然之生机、自然之印迹、自然之音色动人心扉!
界山作品诗性反在:
“不直形,不直传统,不直观,”
“直心 直情 直境 直意”。纯情
王平(《中国美术报》执行副总编):
王界山老师山水画的背后寄托了他对于朴实、对于中国人心目当中壮美精神的内核,在这方面有探索,有追求。这样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走向复兴很重要的品质。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些追求,他的一些艺术语言反而是自然而深沉的,才会让他在艺术道路上慢慢返璞归真,或者说选择了一种比较质朴无华的绘画方式。他对于山石境界的表现有自己的处理手段。而这个手段当中,我觉得在写生当下就有造境主观的选择,把传统艺术理念较好的应用在里面。
其实在画这些作品的时候,也是在画自己,甚至于说是把山水画的方式当做自己修身悟道的手段,看他的文字,他有很多的思考,在这当中他对于山水画的思考,也是他对人生,对于自己生命的一种感悟,一种体验。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界山老师的画,有自己的感受和创意。写生作品里的某些局部带有踏痕感,让我想到了希施金画中森林的笔触。当然,笔墨和油画的笔触有质的不同,但在面貌上有相同的感觉。
这种皴擦感、浓厚感,在心理上的表现可以呈现为悲壮感。纵、横、斜的笔致给我的感触,具有典型北派山水的气质,它确实有壮美的感觉。当然,这种壮美仅用视觉张力来描述是不完整、不准确的。因为他是在为山水写像。王界山先生焦墨和水墨的苍润感,苍和润&之间,一种浑莽气,甚至于表现一种浩然之气。
王界山先生的山水画有为山水立像,发掘山水画历史担当的意识在背后。特别是在他写生一系列的中小幅作品里,能够精细地表现言志,中大幅可以见笔势。从为山水立像的过程里,王界山先生也形成了自我风貌。在这个基础之上,强化了写生的即景感、现场感和冲击力。把真切的体验进一步的转化和深化,并推向了一种高度。
孔紫(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
今天看到王界山的画展以后,给我一个很大的震撼,说明界山在艺术的探索上跨进了非常大的一步。界山首先是一位军人。从我的接触当中,他是非常有激情、有热血,很有艺术气质的画家。刚才界山在开幕式的发言,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界山的个人修为对他的艺术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界山非常有理想、有抱负,浸润于传统文化的长河之中,有中国式的文化情怀。
一个艺术家,除了具备本身艺术的“术”的素质。对于情怀的操练,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画的品质的追求是非常重要的。凡是在历史上留下震撼人心的作品的,或者是在平常的接触和展览中能够看到、能够直抵人心的,能够感染你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有这种情怀的作品。
在格局的培养上,界山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因为画家的画外工夫还是需要的,而且是比较重要的。我觉得界山涉猎得比较多,比如在文学上、在诗歌上。另外他热心公益,为兵服务,捐助希望小学、资助失学儿童,在这些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军旅画家在这个方面有非常大的特点,也是军旅画家的特质。我觉得这是非常可贵的,我祝愿老同学王界山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刘泉义(解**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
看界山的作品,就是气息清新。他的文学修养、诗歌方面的修养,是很深厚的。反映在画面上,有一种诗性,有清新、清秀、清润的境界。虽然是画焦墨,但焦而不燥,很温润,这是常人很难达到的一点。
今天9月份,我们去贵州写生,特别聘请界山作为军艺的山水老师。我第一次看到他在那儿对景写生。他画朗德上寨,那种水墨淋漓。借用花鸟笔法,把元气淋漓画了出来,把南方那种清脆欲滴的感觉体现了出来,完全体现出了写生的意义。
面对大自然神奇的变化,用什么样的笔法、用什么样的方式体现,这就会造就艺术家形成自己特有的风貌。
李耀林(中国美协理事、北京美协副主席):
大家谈论的都集中在焦墨。的确,焦墨是今天这个展览突出的特点。我想从这个展览的学术价值说一个问题、两个方面。
展览的第一个价值,就是中国美术的发展,或者说是中国画发展的一个必然。焦墨什么时候会被人重视?就是当一个画种发展到了转折点,甚至到绝境的时候,人们寻求突破的时候,就会找焦墨。比如说在最近50年,或者是更早一些,从60年代,以李可染先生和张仃先生为首的,用焦墨的方式到自然当中去。他们不是为了画焦墨,是研究自然,寻求一个画种的突破。
界山的价值在今天看来是中国美术发展的机缘,中国画的发展又面临了新的阶段。它能不能再深入、再提高。所以现在,又有界山这样一批艺术家,重新用焦墨的方式,用到自然中写生的方式,来寻求中国画新的发展和突破。
大家都写生,也有一批人用焦墨。但水平不一,这主要看画的深入程度,你的焦墨里有多少学术含量,解决了多少问题。界山是真写生、真焦墨。在今天的中国美术,或者中国画的发展当中,研究界山的焦墨作品,有极其特殊的价值。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焦墨呈现出的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画家,他用焦墨,还是用水墨,我觉得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用焦墨画出了什么作品。分析一幅作品,主要是看它的情感是不是真挚的、它的精神部分是不是充沛的、它的灵魂在作品里呈现的怎么样,在界山的焦墨作品里,显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气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张仃先生也并非用焦墨作为一个画种去建设,他也要解决他自己观察中国画发展的一些问题。焦墨这一种工具,或者说这样的一种样式,它展开的是非常复杂丰富的。在界山今天的展览里,呈现出来的东西更加厚重、更加有力量,带有军人的特殊的精神诉求,他也想了很多办法,也不仅仅是焦墨,我看到很多细微深入的东西是非常有学术价值的。
今天看界山的展览,我觉得他在学术价值上,是中国美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他在通过焦墨这种语言,达到了他的精神诉求的效果。
邵亚川(中国美协理事、武*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我跟界山是好朋友,我们是同学。在他的画里,我不是看画的表面,而是他看的人,我觉得他的画里充满了崇高的情怀。这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崇高是他的高度。
从他的生活经历来看,他在本单位是创作室的学术领头人,也担任过全军美术的宣传工作。在美协,他做评委。他的作品里就反映出大家评价的山从下往上看或者是大气磅礴。他是一个意气风发的人,从他的作品里也能表现出来。
他的画面上还有睿智的东西。他以前画的都是正常的手法,近十年专攻焦墨。其实焦墨这条路是非常窄的,是有难度的,他敢去挑战,他想在这里取得突破。他的这条路线,我觉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功。
孙立新(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军事博物馆创作室主任):
透过王界山写生作品的背后,可以看出他对待艺术创作的赤子情怀。王界山信奉:做人要简单、做学问要复杂和执着的原则,知行合一、表里如一、爱憎分明、黑白分明,所以他的焦墨山水画纯净而厚重、直率而大气……不造作、不重复、不概念,都是带着质朴的内心去融入大自然和笔端的表现。他画的东西来自客观,但他升华于主观的内心世界。在艺术手法的处理上,王界山有诸多方法的运用和发挥,但却没有那种炫耀技术层面的自以为是,每每在新发现中实现新的突破,令人振奋和欣慰。
诚然,除了王界山的质朴和勤奋外,他的勤于思考和学习,特别是他注重诗歌、散文、评论、书法等多种门类的学习和研究,使他的修养和学识有了过人之处,再融汇于焦墨的创作之中,便有了与众不同、自出新意的画风。
骆根兴(中国美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王界山是军旅画家,军旅画家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就是勤奋,他太勤奋了。画山水和画人物不一样,画人物可以在屋子里画,画山水只有在外面画。风吹日晒多少年,他一直坚持画写生。这是特别令我敬佩的。
他有一个突出特点:带着研究态度去画山水,他不光是画焦墨。当然,焦墨是他的主攻方向。我觉得他是以西画的方式画中国的笔墨。画山都是仰视的,自然有一种崇高感。看他画画,经常是仰着画,离山很近,在山底下画,完全是凭直觉,画他的感受,画他内心的情感。这确实跟当兵的情感有关系,他认为大山是有感情、有思想、有高度、有精神性的。
他很重造型,从线上来看,非常实在,每一块石头都要画得非常具体。他的画,近看其质,画得实实在在的,表现出一种厚重感;远看其势,有大气象,大格局。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虚。虚表示在调子里,他又是用西方素描的概念。我们画素描讲究调子,黑白灰的调子。他把调子的那种灰用在写生里。这是他的创造,我觉得也是界山非常鲜明的特征,用焦墨来画灰调子。远处看就是灰灰的,在整体上造成一种苍茫的气象。
还有一点就是重意境。应该说重意境是绘画的重要方面,他写生能够用中国的传统文化,用古诗词立意取象,也是很独到的。在写生当中,我们一般都是说看山画山、看水画水,他能够从中引发出诗人的情怀,以诗入画,这也是他的特点。再者他的画特别有内劲,这是军人画家内心里、骨子里的东西,不是表面要追求的东西,他骨子里就是这样的,情绪非常饱满,非常劲道。
邢俊勤(军事博物馆创作员):
界山兄这么多年来长期坚持走进大自然,以自然山水为师,用笔墨触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结构体系,梳理出一个个人化的黑色山水信息系统,走入其中,独享无限快乐!
秦文清(中国美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界山的那种行侠仗义山东人的豪爽劲儿非常令人敬佩。看他的焦墨作品的时候,能感觉到他没有循规蹈矩,还是在探索当中。从传统的角度来讲,除了传承,一定要有创造。有了创造,精神财富才会逐渐传下去,才会越来越发扬光大。王界山就是既踏实苦干,又善于思考和敢于创造的人。
冯聚成(山东省青州市美协主席):
我来自于王界山老师家乡青州,我想讲三点。
一是界山的人格魅力。他出生在青州,从小是在青州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然后到了部队,有了今天这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成就是我们青州家乡人的荣幸与骄傲。
从直接的感觉来讲,首先他的人格魅力。界山他纯朴、自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他居高不自傲,艺术成就再高,他仍然是那么谦和。界山的人格魅力在家乡被传为美谈。界山身上带着一种朴实,一种善良,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第二,在界山身上体现着浓浓的家乡情怀。他经常回青州写生。他每年都要多次的在山里写生、教学、创作。界山对我们家乡的情感,乐善好施,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第三,青州的书画繁荣有了今天,离不开界山的鼎力支持,作为青州美协主席,我见证了他支持、帮助、关心青州美术事业的发展。2011年10月15日,青州人建立了界山艺术馆,充分体现出文化青州的特点,带动了众多的山东乃至全国的书画大家纷纷到青州去办展建馆进行艺术交流,把青州宋城打造成了一个书画城。目前青州有一千多家画廊、九座书画艺术城。青州的文化艺术能有今天的繁荣发展,界山功不可没。
吉祥(人民美术出版社朝花书画社总经理):
冒着寒冷来观看王老师画展,街上冷清,展厅却人头攒动。看到小孩用心意临王老师作品,很感动。成为一个艺术大家需要有学养、有追求、有技艺、有个性、有纯朴根性,也要有感性升华、有国家大格局意识以及融贯中西的精神等,其中机遇与努力何其不易!祝贺王老师在朴真道路继续前行,终能打通中西!
范琛(战略支援*队文艺创作室创作员):
十年,七百八十张写生。当王界山先生告诉我他今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背后的数字时,我着实吃了一惊!不是每个自称“职业”的画家都能够交出这样的答卷。仅只写生!可以想见,在履行行政岗位职责、完成各种主题性创作任务之余,这是需要怎样的毅力与恒心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
解读画家的关键往往不仅在画面,更要看他面对生命的日常如何规划与取舍。“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王界山先生在埋下头来一步步丈量界定着祖国壮丽山川的朝圣之旅中,用自己的虔敬之心印证了这一点。也正因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焦墨山水,会在大自然的熔炉里,迸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王界山(中国美协理事、*军文艺创作室副主任):
能用自己的艺术方式回报家乡和祖国,人总算是活得有了一点意义。
我走过了人生的前半辈子,一路奉行李可染“苦学派”的治学精神,苦中有乐,把艺术当成一种信仰,所以就无所谓苦和不苦了。
最早的时候,我受山东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感觉唯有做官才是最好的选择。后来我发现,京城的文化博大精深,还是应该好好学艺和画画。
我曾有幸接触过李可染、黄胄、李苦禅等几位大师。他们在世的时候,我感觉他们就是平常的老人。当多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原来他们就是我身边真正的大师,且深受他们的影响。黄胄先生曾对我讲:“小王,你什么都不要干了,你画好画就不错了,别有那么多私心杂念,干成一件大事就是成功!”。他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使我豁然开朗。古人也说“精其一而绝天下”,何况这一件事还不一定能做好。于是我开始从俗境里,将自己慢慢抽离出来,集中精力进行绘画艺术的学习和创作。
刚才亚川兄讲到画焦墨很危险,过去有大理论家说过,画焦墨就是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要敢于在绝处逢生,这些年就这么一意孤行地走过来了……
我奉行“师法自然,法由心生”和“山水画创作写生为先”“修身修艺并举”的思想理念,注重将现场的写生转化为成功的创作。能不能在生命中创造生命的高度,这是我所追求的,这才是富有生命意义的人生。亚川说我追求崇高,我的确追求和向往崇高,咱们这个国家也需要一种崇高精神。
我开始也有一点小自我,现在我要求自己尽量做一个大我的人。如果让我做个像雷锋那样的人,我可能做不到。但在我写生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需要支持的人,我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关于未来的课题,像中国的哲学和诗词歌赋,特别是传统绘画,西方的古典艺术和现代绘画等等,我都会去学习和研究,在转益多师中分析和比较,为己所用。
我感恩人生路上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好人,同时,我从另一角度来“致谢”于那少数曾经压制或诽谤过我的小人,使我越挫越勇,产生了无穷的力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今天的画展,是对我艺术创作的一段总结,它有利于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有利于我今后的进步与提高,修德修艺,永远在路上……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